Search

🚓收到刑事「傳票」、「通知書」成為被告該怎麼辦❓

收到地檢署傳票或警局通知書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🚓收到刑事「傳票」、「通知書」成為被告該怎麼辦❓

收到地檢署傳票或警局通知書,而且自己還是被告身份,究竟該怎麼辦?

成為被告並不代表你有罪了,只是國家需要透過一些調查程序,來確認你是否真的犯罪。

不過仍然不能因此掉以輕心,畢竟檢警也不會沒事請你去聊天。你可能已涉有犯罪嫌疑,檢警需要你協助釐清案情真相。

當然大家都怕這過程遭到冤枉,所以你需要做一些準備來應對調查。

若單憑自認問心無愧,幫助可能不大。畢竟法律制度複雜艱深,一般人可能踩了法律紅線而不自知。如果你的說法只是「我不懂法律」,就想爭取免責,結果可能會讓你非常失望、錯愕。

那究竟需要做哪些事前準備呢?

1⃣️確認是因為什麼事成為被告

首先你可以先看一下傳票上案由,上面會寫你所涉嫌的犯罪類型,例如「偽造文書」、「妨害名譽」、「妨害自由」、「侵占」、「詐欺」等等。

接著回想看看你過往有遇到什麼事情,做過什麼事,跟誰發生什麼紛爭,可能與這個案由有關。

藉此看能否初步掌握因爲什麼事情而成為被告。

2⃣️回憶、釐清事情經過

掌握上述爭議事件後,就可以進一步回想事情的完整經過,包括相關人有誰,事情發展的時間與順序,以及發生在什麼地方等等。

除了釐清事實經過外,也要搜集、整理對你有利證據,來證明對你有利的事實。不然你空講一個故事,告你的人可能講了另一個南轅北轍的故事,甚至他還提出許多對你不利的證據,將來你要說服檢察官或法官就比較困難。

3⃣️進行法律分析,擬定訴訟策略

事實經過在法律上有什麼意義,是影響訴訟結果的一大關鍵,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恐怕難以自行判斷,儘管是律師也常需要搜集判決見解,確認實務上法官見解與律師看法的差異。

例如在公然侮辱的案件中,什麼話算是侮辱?什麼情況下算是「公然」?基於什麼原因下罵人不會構成犯罪?

又例如偽造文書案件中,什麼樣的行為算「偽造」?「文書」的類型包括哪些?

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你是無罪還是有罪,如果你不了解的話,恐怕在偵查過程就會像瞎子摸象,腦中不斷浮現各種疑惑:

為什麼檢警要問這個❓
我該回答還是保持沈默❓
我回答的內容會被認為有罪嗎❓
哪些事對我有利需要積極去主張❓
該在什麼時候、用什麼方式主張❓

所以身為被告,不論是否清白、無辜,最好有律師協助。

讓律師幫你進行法律分析,讓你知道哪些事實、證據是有利的,協助你搜集有利證據及判決見解,擬定訴訟攻防策略。避免在偵查過程像迷途羔羊,任人宰割。

4⃣️調整心情,前往製作筆錄

做完上述準備後,即可調整心情如期前往製作筆錄。不過訴訟時常存在許多變數,偵查過程仍須保持謹慎,視情況重新評估、調整訴訟策略。

以上是針對一般、多數情況的準備方向,提供給大家參考,不幸成為被告時不至於手足無措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分析法律時事/分享實用法律知識
View all posts